高校专业齐上新 开山多宝体育- 多宝体育官方网站- APP下载弟子忙进阶
2025-11-06多宝体育,多宝体育官方网站,多宝体育APP下载
“我们这个专业将开辟全新的交通方式,还能创造意想不到的就业机会,绝对称得上挑战与机遇并存!”新学期刚过两个月,北京邮电大学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大一新生吴芊漪,已经能够清晰地说出自己专业的“未来图景”。事实上,今年新入学的在京高校新生中,与吴芊漪一样“尝鲜”新专业的并不在少数:北京科技大学的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、北京化工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、中国传媒大学的智能视听工程专业
“低空技术与工程”是2025年首次招生的新专业,它承载着支撑国家低空经济发展的使命。这一新设专业的背后,是低空经济发展的“政策东风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“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”,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全产业链都急需懂技术、能实践的专业人才。为快速填补人才缺口,教育部2024年下半年“超常”布局,批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北京邮电大学等六所高校首批增设“低空技术与工程”专业,并在今年夏末迎来首届新生。
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,“造一架低空飞行器”成了“低空”专业学生的核心任务。从大二到大四,学生要分阶段协作完成一个完整项目:先做气动设计、画数字样机,再动手加工零件、组装实机,最后还要完成飞行试验。“相当于把一个小型飞行器研发流程搬进课堂,气动、结构、能源、控制等环节都要学。”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到了大四,学生还会前往杭州国际创新学院,亲历飞行器从设计到试飞的“全流程实战”,真正实现“在做中学”。
北京理工大学把“低空”专业的重心放在“低空交通管控”上。“不光要会造飞行器,还要让它们在低空有序飞。”该校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龙腾解释,专业课程覆盖飞行器设计、绿色能源、噪声控制,更重点加入低空交通规划、智能调度等内容,目标是培养“能管低空秩序”的领军人才。学校还搭建了“学校书院企业”协同机制,让学生在国家级科研平台和企业项目中,学会解决低空交通拥堵、安全管控等实际问题。
以信息通信为优势的北京邮电大学,则给“低空”专业打上了低空“探测通信计算智能导航”的特色。“低空飞行器要看得见、联得上、算得准,离不开通信和智能技术。”北邮未来学院副院长顾仁涛说,专业整合了信息通信、计算机、智能科学、控制工程四大一级学科,全面对接“无人化、智能化、网络化”产业发展趋势,打造个性化培养方案,开设以信息通信为基座的课程体系,拓展企业为主体校外专业实习平台,强化项目制驱动的实践能力考核模型,构建特色鲜明、交叉融合的专业发展新路径。
低碳技术和与之相关联的清洁能源,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从中孕育出的新文化产业近年来,一批新兴产业在北京蓬勃发展,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前景。然而,每项新兴产业都不是某个单一传统学科能够涵盖的,需要理、工、法、管、文、艺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,共同培养人才。事实上,早在2011年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就修订了《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》,在传统13个学科门类之外增置“交叉学科”门类。而在新兴产业最为活跃的北京,高校新设的交叉学科专业也最多。
“碳中和”是典型的交叉学科,不仅需要自然学科提供理论支持,还深度依赖工程技术学科、设计与制造储能与碳捕集系统等,而社会学科、信息技术等学科,都会深度参与到碳中和系统之中。作为今年首批设立“碳中和科学与工程”专业的高校,北京科技大学打破传统学科壁垒,促进工、理、管、经深度融合,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多维能力。北科大碳中和学院副院长张朝磊介绍,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这个新专业依托于冶金、材料等北科大优势学科的深厚积累,紧扣碳中和核心路径,系统覆盖源头减碳、过程降碳与末端固碳的全链条知识体系。
在建校65周年之际,北京工业大学于近日揭牌成立了四个新学院:新能源学院、集成电路学院、人工智能学院、网络空间安全学院。学校表示,此举是为了更好地服务“双碳”、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网络强国等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战略需求,加强新兴交叉领域学科布局,破解产业“卡脖子”核心技术难题,填补高端创新人才缺口。作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进入国家“211工程”、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的地方重点大学,这套学科建设“组合拳”既是对未来人才需求的精准预测,也是对创新人才的定制培养。
记者了解到,北工大新能源学院将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基础,整合多学科资源,聚焦新能源生产、存储与利用效率提升,突破关键材料与器件瓶颈,助力北京打造绿色智慧能源产业集群;集成电路学院将瞄准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、集成微纳芯片与制造等研究方向,重点建设集成微纳芯片工艺平台;人工智能学院则重在打造“AI+”交叉学科体系,聚焦跨媒体智能与模式识别、具身智能与机器人、自然语言处理与大模型技术等,重点建设高水平机器具身交互智能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;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将围绕网络空间安全基础、密码学及应用等方向,构建“教学科研产业”三位一体的网络安全生态体系。
据介绍,天枢书院创新构建“书院制+完全学分制+全程导师制”融合模式,并设立高端制造、新能源、数据经济三大产业研究院,覆盖八个本科特色专业,包括财务管理、数字经济、大数据管理与应用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、智能制造工程、智能交互设计。这些专业皆与京津冀协同发展,特别是张家口地区的产业布局密切相关。记者了解到,天枢书院实施“完全学分制”,学生入学后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课程选择,并最终形成毕业专业。
如今,在京高校各新设专业的首批新生们,已经在跨学科课堂与实战项目中开启了自己的成长之旅:北邮通过“竞赛驱动”,把全国大学生嵌入式大赛、无人机大赛融入教学,还开设创新创业工作坊,从项目培育到成果转化全程帮扶;北航让学生早早就接触企业实习,采用“课堂+车间”的工学交替模式,在企业导师指导下解决实际技术难题;北科大除了开设以院士牵头的课程,还通过校地校企产教融合基地,将国家重大、重点科研项目融入学生培养环节
“目前首批新生入学已有两个多月。为了帮他们更好地适应,学院开设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牵头的特色入门课程《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概论(名师讲坛)》,还为每位新生配备本科生导师。”张朝磊介绍,为强化学生实战能力,学校在20余家校地校企产教融合基地,将国家重大、重点科研项目融入学生培养环节。目前,以宝武集团为代表的产教融合基地已介入教学全过程,构建了“企业参观+专项调研+技术报告”三位一体的项目式实践教学体系。


